一、遭遇政策壁垒的无奈
和所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样,政策的壁垒是腾讯神话难以回避之痛。腾讯在无线增值服务领域遭遇的困境就是最好的例子。
财报显示,腾讯该季度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7.3%,为人民币1.653亿元。按照腾讯的解释,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移动于2006年7月开始在移动梦网平台上推行针对移动增值服务的一系列新措施,造成腾讯的通信类短信服务和2.5G服务的收入下降。这些措施影响了新用户的增长,同时也增加了现有移动增值服务包月用户的流失。
而让人更加担心的是,这一下降的势头可能还将延续。新浪CEO曹国伟在新浪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坦言,受政策影响,第四季度新浪无线收入降幅将超过第三季度。目前看来,腾讯似乎也难逃和新浪等SP共同遭遇寒流的命运。如果中移动真的决意用“飞信”取代移动QQ等第三方移动聊天工具,那么腾讯无线增值业务的收入可能将继续大幅缩水。而腾讯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的收入,占到了其第三季度总收入的两成以上!
二、Q币的阴影
如果说中移动的政策让腾讯的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前途黯淡;那么人民银行可能对虚拟货币采取的行动,则可能让腾讯一系列增值业务的基础面临着被动摇的危险。
Q币的强势使得“Q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的问题在近日引发了业内激烈的讨论。尤其是Q币与人民币能否互相兑换的问题更是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腾讯宣称,人民币可兑换Q币,但仅为单向兑换,Q币不能兑换人民币。为规避嫌疑,腾讯近日甚至不惜冒着得罪部分用户的风险,禁止用Q币购买游戏币。但是,在Q币业已成为网络小额支付的事实标准的情况下,腾讯真的有能力掌控Q币的走势吗?各大C2C网站上,个体网民间热火朝天的Q币交易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一面是对Q币无可奈何的腾讯,另一面是开始正视“虚拟货币问题”的中国人民银行,夹在两者之间的Q币的命运就值得玩味了。而Q币的“安危”将在大程度上左右腾讯未来的业绩。
尽管腾讯一度回避其依靠Q币获利颇丰的现状,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Q币是腾讯一系列增值业务的基础。财报显示,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人民币4.900亿元,占腾讯该季度总收入的66.5%.其中,“QQ宠物”和“Qzone”等业务更是持续增长。但是,敢问一句:如果离开了Q币的支持,腾讯这些“赚取人们零花钱”的增值服务还能有这么好的市场表现吗?答案是显然的,没有人能想象离开了Paypal的eBay会怎样,一如没有人能想象离开了Q币的QQ会是怎样。
三、跟随者的无奈
在构成目前腾讯营业收入主体的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互联网增值服务未来可能遭遇政策瓶颈的情况下,腾讯其他业务的孱弱进一步凸显。
马云曾经指责腾讯拍拍网,“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尽管这一说法来自腾讯的竞争对手,但也并非全无道理。马化腾后来居上的策略使得“模仿”成为了腾讯在多样化道路上扩张的必经之路。而借助QQ的平台,腾讯的抄袭战略也有过辉煌的曾经。拍拍网的迅速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也是引出马云上文评语的导火索)。然而,“模仿”真的是一种“可持续”的战略?事实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借鉴”淘宝网“免费策略”的拍拍网,依旧不得不踏上了“收费”道路——尽管腾讯一直辩称,Flash作品存储费不是收费,但是谁都能理解这不过是又一个“”窃书不算偷“的诡辩。和多款韩国泡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QQ幻想》在”最高在线人数“几度逼近《魔兽世界》之后,依旧摆脱不了被匆匆遗忘的命运——不信你去各大游戏论坛看看,更多游戏玩家津津乐道的是《魔兽世界》还是《QQ幻想》……
“模仿”的确可以让作为跟随者的腾讯规避不少运营的风险,并迅速接近相关领域的领袖企业。然而上述的种种事实表明,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依靠“模仿”、“借鉴”解决的。顺便说一句,腾讯高调宣传的腾讯搜搜仅贡献了其全部广告收入的9%——起码,百度们的搜索技术是腾讯暂时“模仿”不来的……
2006年2月15日,腾讯任命原首席战略投资官刘炽平为公司总裁,以后将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而马化腾今后将更多地集中精力于制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产品规划。有人把这种人事变动解读为马化腾的“隐退”。在“人治”色彩浓厚的中国,管理层的变动往往会对公司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