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国产胶印机 实话实说

  • 发布日期:2006-01-04 浏览次数519
提到胶印机你会想到什么呢?精美的印刷品还是海德堡的蓝色?提到国产胶印机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印刷机墙板内不停转动的齿轮还是操作工人紧锁的眉头?
  对于国产胶印机,就像中国制造的其他产品一样,人们或褒或贬,而无论如何,国产胶印机在国外品牌强大的压力下一直没有停止其探索的步伐。
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业界知名的专家以及印刷生产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国产胶印机的发展之路。

上篇  发展与成绩

  由于国情所限,在中国,各个行业的起点都很低,不管是落后几十年还是几百年,总之,我们是以追赶者的身份出发的。中国的印机行业更是不能例外。在这样的前提下,面对今天的成绩,我们应该首先给国产胶印机以肯定。
    为实现国家印刷机械行业在当前印刷科技飞速发展形式下制定的28字方针中“多色、高效化”的目标,国内的印机制造企业各施绝技,求得发展,并不断突破创新,北人集团、上海印包、中景集团、营口冠华等胶印机生产企业,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研制或引进技术,开发生产多色胶印机。
  北人集团花了近10年的时间,经过不断改进和革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可达1.5万张的N300和N200对开和四开多色胶印机。上海印包收购秋山国际这一举动更极大地促进了国产胶印机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ChinaPrint2005展会中,北人集团、江苏昌以及河南新机分别展出了其全开幅面的胶印机,虽然在幅面上仍和国外产品存在差距,但却是国产胶印机的又一大飞跃。至此,在规格上,国产胶印机已可以涉及到各个幅面,全开、对开、四开等胶印机均有相关产品,且基本实现多色化。
在报纸轮转胶印机领域,国内几大厂商如北人集团、上海高斯、无锡宝南等均已推出了时速在7万张以上的中型印报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宝南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以200余人的规模,迅速打响国内市场。特别是无锡宝南起点高,直接将无轴传动等新技术应用到了规模化生产当中,受到报业印刷企业的欢迎。

  近几年,我国几家大型报社印刷厂纷纷引进国产胶印轮转设备,极大支持了国产轮转胶印机制造业,同时也反映出了国产胶印机质量的稳步提高。

中篇  问题与差距

  可以说,国产胶印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印刷业的发展也同样记录了国产胶印机的进步。在肯定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国产胶印机依然“在路上”。
  对于国产胶印机,许多业内人士,包括作为使用者的印刷厂一线操作人员、作为生产者和设计者的胶印机制造商以及行业专家等,他们都有话要说。因此,笔者用较多笔墨将受访者的意见集结 于此,希望还原国产胶印机的发展现状,给读者以启示。

1.一些不可忽视的小问题
  在谈及国产胶印机存在的问题时,大家提到最多的是设备稳定性不高、小毛病频出等。此外,机器漏油、车速达不到额定标准、电气系统易出故障、卷筒纸胶印机张力控制不好等,都是国产胶印机存在的典型问题。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胶印机制造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因为这与我国印刷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要提高水平,首先要从小处抓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问题绝不能忽略。

2.技术创新与“拿来主义”
  一位业内人士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在日本,谈及新产品的开发就意味着带有革命性的试验,完全崭新的构思和技术,所以在日本,新产品的开发通常被称之为新机种的开发。
  国内胶印机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测绘仿制、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3个阶段,而我们的自主开发基本上属于老产品的延续和发展,较少以开发新机种为主。
  此外,国内印机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大多在4%以下,而国际厂商的投入一般都在10%以上,而且基数较大。
在对待新技术的问题上,一般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自主研发,一种观点提倡直接引进。北人集团公司总经理陆长安曾说,”印机技术的核心技术其实是在胶印机领域。北人时刻也不能放松对胶印机制造技术的提升”。
  其实,不仅仅是北人,每家国产胶印设备制造企业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是技术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企业一般都采取引进技术和智力的方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种方式,受到许多印刷界人士的认可。他们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我国自己的研发水平实在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不如先将技术引进来,以追上国际市场发展的脚步。如果一味地强调自有技术,我们就只能停留在极低的水平,更谈不上同国外品牌竞争,就像一位老印刷所讲“发展得快一点总比发展得慢好”,发展总是硬道理。
  实际在这个问题上,“拿来主义”(或者应该说“买来主义”似乎更确切一些)不仅仅是“取其精华”的问题,如何将其真正“消化”,变成自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