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温商“触电”记:80亿影视市场的诱惑

  • 发布日期:2006-12-14 浏览次数652

吴乐晋

岁末,杭州临安,电视剧《吴越钱王》刚刚杀青。

投资方之一上海浦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仁高在香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似乎认为自己在影视业的首次涉水之举不值一提。“因为该剧讲的是钱镠的故事,作为钱氏后裔理应支持。”

该剧据称总投资为1200万元,与钱仁高共同出资的还有三位钱氏后裔,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董事长钱成锡、上海天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钱维。四钱都是温州人,也都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举动在独立制片人朱晓伟看来,无疑是透露了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信息:作为中国民间资本风向标的温商正对影视产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触电”。“影视业,尤其是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士必须重新认识资本、引导资本,谈一场新的恋爱。”

20亿到80亿

作为钱仁高的左臂右膀,宋先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自己的老板物色最新的投资动态。2006年,公司刚刚完成对香港太平协和集团旗下*ST运盛(600767.SH)的收购,宋先生最近和影视界的制片人、编剧、导演等各路“英雄”打成一片。如今一个关于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划已经呈现在他的案前。

“这绝对是个值得关注的行业。”而宋先生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被《疯狂的石头》给招惹的。这部投资不过400万元人民币的低成本电影,成为2006年度最受好评的电影。单是内地的票房就突破了2000万元。《疯狂的石头》给投资方刘德华带来的是没有折扣的收益。

通常,电影票房的分成为三三制,即制片方、院线、电影院各拿走约三分之一,大约38%~40%左右的票房可以落入制片方口袋。由于国家对电影产业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扶持,《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从内地的票房上大约可得800万元的纯收益,收益率达到200%。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交口称赞《疯狂的石头》,并一致认为,如果中国有20部类似的电影,那么中国电影市场会有本质变化。

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公布:2005年中国电影260部故事片产量、48亿元综合收入,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2005年国内电影票房达到20亿元,海外电影票房16.5亿元,电视播映市场达到11.5亿元,三项相加,综合收入达到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将以36%的年复合增长率激增,2007年将突破80亿元。

而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对全球主要11大行业建立世界级企业年限的统计显示,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产业速度最快,只需8年。而在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只需3~5年时间就能建立区域或行业优势。比如王中军和他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中国民营电影大亨。

“还有什么产业比影视产业更易培育,回收更快?”朱晓伟如此反问记者。

“从20亿到80亿的过程中,中国肯定会诞生更多的王中军。”来自上海浙商会的最新消息,目前正有数家成员企业在寻找影视剧投资项目,有的想拍类似《乔家大院》的浙商故事连续剧,有的想以汽车为背景拍一部跟浙商有关的电影。

温商们的顾虑

当然,并不是所有专家的预测数字都会变成现实。宋先生告诉记者,在通往电影王国的梦幻路程上,还有很多暗礁:比如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剧本,一个不断脱离投资者和创作者本意的拍摄过程,一个不负责任的制作人,以及最后关头的审批程序……

就像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样,令人沮丧的“前车之鉴”宋先生也听了一箩筐:

2005年,中国国产电影拍摄了260多部,进入院线的约100多部,另外的100多部去向不明。当然包括有的影片放弃国内市场,在国外获奖、国外发行;有的直接卖给电视台版权;有的直接进入音像市场等。

而最令以家族企业为特色的温商们顾虑重重的是:电影的票房,就连好莱坞的媒体大亨都无法预测。电影的真正风险其实就是来源于赢利的不确定性。如《疯狂的石头》打败了《海神号》、《冰河世纪2》等多部好莱坞巨片就是最好的例子。

做实业出身的温商显然还不是很适应这种“玩法”。上海另一知名温商曾就一次失败的“触电”投资对记者总结:“他们做的东西我一点都不懂,拿了钱以后,我没有发言权,找不到任何感觉。”

而根据巴曙松博士的统计分析,在产业化运作相对成熟的美国,平均每年电影票房总计约为95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仅占电影投资总利润的27%,企业来自电影后产品,如电视版权、海内外音像制品、电影出版物、主题公园等。而国内电影后开发市场几乎还是空白。这也让投资者的热情大打折扣。

最后,投资者还得与制片人的职业道德水准作一番较量。

“总的说来,民间资本都很忌讳拿出钱后就失去了控制力。制片方烧的是别人的钱,我们是拿钱让人烧,没有很好的判断,还是不要轻易进入为妙。”宋先生说。

专业投资者队伍尚未形成

温商周星增创办的上海建桥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曾私下向记者抱怨:“集团每天都会收到大量要求我们去投资的信,影视方面的投资项目介绍最近越来越多,我们以前也投过类似项目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