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喷墨印刷及其应用

  • 发布日期:2007-01-16 浏览次数458

一、喷墨印刷的方式

    喷墨印刷方式有20 多种,基本原理都是先产生小墨滴,再将之引导至设定的位置上,大致可归纳成连续式和间歇式。所谓连续式喷墨,是无论印纹或非印纹,都以连续的方式产生墨滴,再将非印纹的墨滴回收或分散;而间歇式喷墨只有在印纹部分才产生墨滴。

    1.连续式喷墨印刷

    (1)以偏离的墨滴印刷墨流经加压喷出、振动、分解成小墨滴后,经过电场,由于静电作用,小墨滴在飞越此电场后不论带电与否,均直前飞行。在通过偏离电磁场时,荷电量大的墨滴会受到较强的吸引,而曲折较大的幅度;反之,则偏折较小。而不带电的墨滴将积于集墨沟内回收。

    (2) 以不偏离的墨滴印刷和上述一类很类似,惟一不同在于偏离的电荷被回收,不偏离的电荷反而直行形成印纹。

    (3)使不需用的墨滴荷电分裂墨流仍是加压由管口喷出,但管孔更为纤细,其直径大约为10~15 μ m。其管孔细到喷出的墨滴会自动分解成一颗颗的极小墨滴,再使这些细小的墨滴经过同电极的荷电环。由于这些墨滴相当微小,会因为同性电荷相斥的缘故,导致这些荷电的墨滴再度分裂成雾状,此时它就失去方向性而不能印刷。反之,不荷电的印墨就不会分裂形成印纹。可用作连续调的印刷。

    2.间歇式喷墨印刷

    (1)以静电拉引由于静电拉引力而喷墨,在喷孔处的印墨会形成凸出的半月形,再以一电极板并列之,凸出印墨的表面张力,会受到并列电极板上的高电压破坏,因而墨滴会被静电力拉引出来。这些墨滴都带有静电,可向垂直或水平方向偏移,射到设定的位置上或是遮蔽板上回收。

    (2)热气泡式喷墨

    将墨水瞬间加热,使在电阻器附近的气体膨胀,也会有少量的墨会变成蒸汽,将墨水挤压推出喷嘴,使其飞行至纸面上,形成印纹。墨滴喷出后温度随即降低,使墨盒内的温度也迅速将低,再藉由毛细管原理将突出的墨水拉回墨盒内。

    二、影响喷墨印刷品质量的因素

    1.色彩转换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当光透过三棱镜时,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波长光所产生的光谱。光谱可称为是一个连续颜色混合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却可由它来定义颜色的变化,进一步管理我们所需的颜色。在电视、电影和电脑的应用中,我们都是用加色法的方式来处理颜色的变化。所有的颜色都可由三原色(R、G、B)的光重叠产生,包括白光也只需要将三种光重叠即可。但对印刷品来说,人的眼睛却是由反射光来判定颜色的差异,当看到一张红色的纸,因为光源照在纸上,光谱中的红色光被反射,所以知道它是红色的。因此,在印刷品上,我们必须使用减色法来定义颜色,也就是所谓的C、M、Y 三色模型。因为对有色光来说,红、绿、蓝可以混合出白色光,但在使用水彩或颜料作画时,颜色却会越加越深,红、绿、蓝相加并不是白色。不过由于C、M、Y 三色相加并不能混合出纯黑色,所以再把黑色(Black)独立出来,构成一套完整的C、M、Y、K 减色法模型,以求更完美的印刷品质。“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是色彩学上的两大系统,如何将光源系统的色彩(R、G、B)精确地转换为喷墨或是印刷系统的色彩(C、M、Y、K)是非常复杂的学问,是影响印刷品质的关键。

    2.解析度

    对黑白印刷机来说,解析度可能是决定印品品质的关键,但对彩色印刷机来说,色阶与解析度同等重要。DPI 解析度是DotPer Inch 的缩写,表示在l in宽度上能印出多少点。以黑白印刷机来说,解析度愈高印出来的色阶点愈细小,印品品质也就愈佳。但对彩色印刷机而言,解析度却是指在l in 的宽度上能印出多少个墨点,而不计较墨点是否重叠。所以对彩色印刷机而言,有所谓的真实解析度与定址解析度。(如图1)

    3.色阶

    一个输出影像(Image)由许多具有不同颜色和明亮度的点(或称像素Pixel)构成。例如在电视屏幕或电脑显示器上,可以呈现美丽又鲜艳的画质,感觉影像非常逼真,然而电脑显示器上的解析度只有640 dpi ×480 dpi 或1 600dpi × 1 200 dpi,电视的解析度则更低。由于色彩是采用类比输出方式,利用电压控制色彩,使得每一个点都能以连续色阶(全色调)来显示,所以就算解析度比较低,但还是感觉非常自然逼真。因此,色阶的重要性也非常明显,有的印刷机采用七色印刷,除原有的C 、M 、Y 、K 四色外,再加上浅蓝、浅红和淡黑3 种颜色,这样,混色时通过7 种颜色能让画质更接近连续色阶。图形上的原色数增加,影像也就更加逼真。

    4.印字头控制

    墨点经由喷嘴喷至纸张上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