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德高却一反常态地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在2005年3月和9月两度出手,分别收购了国内四大户外广告公司中的两家:媒体世纪和媒体伯乐,收购价分别是约4亿港元和8亿港元。
继收购著名户外广告商媒体世纪(8160.HK)之后,全球第二大户外广告集团法国JCD旗下的德高贝登昨日(9月21日)再次把媒体伯乐(8072.HK)也收入囊中,借此全面称雄沪上地铁广告市场。此前,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明珠线、4号线乃至1号线延伸段莘闵线的广告经营权全由媒体世纪与媒体伯乐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掌握。
2005年12月15日,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在京举行了盛大的公司揭牌仪式,宣布正式进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国际传媒巨头对中国户外媒介的看好,并将为中国的户外广告市场注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雄厚的资金实力。此举将是维亚康姆户外广告分支在中国发展的第一步,并将会以此为平台,发展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户外广告业务。
全球户外媒体大鳄德高绝对是这个市场上重量级的玩家,抢滩大陆市场之前已在香港布下了第一步棋,德高贝登即是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拥有香港地铁广告专营权超过20年,并获得香港国际机场的独家广告经营权。去年德高的全球综合收益高达16.27亿欧元,但其中仅有6%来自亚洲。德高亚洲区CEO Jean Michel Geffroy表示,希望借收购和整合加快在华扩张的步伐,成为中国最大的公交车和地铁户外广告公司,并计划在10年之内使得亚洲区业务能占到全球业务规模的1/3。
欲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发力的远不止德高一家,维亚康姆户外也于2005年国庆前夕收购了在北京专营公交车身广告的公司——北京流动魅力传媒广告有限公司。2005年12月15日,后者正式更名为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维亚康姆户外开设的全球第三家分公司。而早在1998年,全球第一大户外广告商清晰频道(Clear Channel)就将国内另一主要户外广告公司白马户外收入囊中。
来自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创造了160亿元的价值,增长率为23.1%。另一家户外广告监测机构中天星河发布报告称,2005年上半年,全国26个主要城市户外广告投放量即有86亿多元。高增长空间引来了各方力量的角力,外来者试图借道收购获取这个市场上更大的话语权,但是,这个还未确立尊卑高下的市场看起来并不易与。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流动魅力可能名不见经传。这个被喷印在北京数百辆巴士车身上的名字,却是北京最大的巴士媒体网络运营商。流动魅力创立于2003年,专司经营巴士车身广告,每年的销售额均保持着3-4倍的增长,在2004年通过竞拍拿下了北京巴士车身的独家代理权。不少基金公司曾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入股并助其在短时间内上市。
2004年年底,流动魅力开始与维亚康姆接洽。“国外公司很看重数据,包括企业的发展、户外广告行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大势的走向,他们都会加以数理性地分析判断。”流动魅力的董事长张振利对《环球企业家》说。谈判历时8个多月,维亚康姆户外拿下了流动魅力70%的股权,并在未来5年之内对剩下的30%股份有优先购买权。
维亚康姆户外不如维亚康姆集团旗下的娱乐影视业务出名,不过却一直经营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欧洲,在7个国家拥有50万个户外广告点。收购流动魅力公司被其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一步。“我们决心在这一高利润业务领域进行渐进式收购。对于我们来说,收购流动魅力公司是在一个增长机会几乎无限的国家获得一个意义重大的立足点。” 维亚康姆户外的母公司CBS首席执行官莱斯利·穆恩维斯声称。
收购,成了外资公司进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最主要选择。德高控股媒体世纪和媒体伯乐后,将两家公司原来拥有的地铁及巴士广告经营权揽在怀中。这包括:上海地铁1、2、4号线和明珠线,北京地铁各条线路,南京地铁1号线为期18年的广告经营权,以及大中城市1.5万辆公交车身的广告发布权。
国内另一家主要户外广告公司Tom户外CEO李践十分看好德高的这两次收购,认为外资公司借助雄厚的资本优势收购本土公司,能有效地把原有的资源和关系承接下来。只是,就媒体世纪和媒体伯乐长期亏损的业绩表现来看,德高是否出价过高?另外,能否在短时间内打平账面亏损,真正体现收购价值,业界还颇多存疑。
但是,收购现有国内户外广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