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经验交流:漫谈印品光泽

  • 发布日期:2007-04-30 浏览次数467

    产品的外观是光与物体、物体的光学特性、人的感觉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外观是产品的最重要的商业属性之一。印刷品不仅要有精美的设计,还要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有关信息,提高光泽度是提升印刷品质量的途径之一。下面我们就印刷品的光泽、光泽度及其与印刷品质量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光泽、光泽度

    光泽是指物体表面定向选择反射的性质,表现为表面上呈现不同程度的亮斑或形成重叠于表面的物体的像。光泽度则是用数字表示物体表面的光泽大小。

    简单地说光泽是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是由光在物体表面上反射引起的,一般形象地把光泽分为:金属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等等。一般对于光泽强的平板试样如印刷品,适宜选用镜面光泽度和开角对比光泽度。

    二、印刷品与光泽的关系

    物体表面按对光的反射状态可分为两种:一是理想的镜面,能反射全部的入射光,而且光线是从镜面反射角方向定向反射;另一种是完全漫反射体,把入射光以同等亮度朝各个方向反射;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光泽表面,既不是理想的镜面,也不是完全的漫反射表面,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体的表面都属于这种表面,印刷品表面也是一种半光泽表面。

    当光照射到印品表面,一部分光线进入墨层,被油墨选择性吸收后,再经承印物反射出墨层,反射出来的光所呈现的颜色就是印品的颜色;还有一部分光线在进入墨层就已经被反射出来(称为表面反射),这部分光未经染色,反射光是白光。印品的光泽度主要就是指这一部分白光产生的视觉效果。

    显然,印刷品墨层表面的光泽度不能太高,因为光泽度太高,过多的白光会影响印品的颜色效果。假设照明光线以45°角入射,那么由于表面反射光主要是定向反射,当观察者视线垂直于印刷品时,反射光就不易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印刷品上的图案和颜色也就不能被准确感知。

    入射光的主要部分在透过墨层时,经油墨选择性吸收后再反射出来的这部分色光称为主色光。如果印刷墨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表面反射光朝各个方面漫反射,人们所观察到的印刷品颜色,就是主色光和表面反射光的混合光。由于在主色光中加入了表面反射的白光,使得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降低。

    另外一种光学现象——内反射也影响着印刷品墨层的颜色。进入墨层中的光线从纸张表面反射至油墨内表层时,在墨层内表面也存在反射,这部分光多次在纸张与墨层内表面之间反射,称为多重内反射。墨层内表面与墨层表面对光的反射状态类似,当墨层表面光泽度低时,内表面对光也呈漫反射状态。墨层内表面与纸张之间的多重内反射次数增加,油墨对光的吸收也就增多,从而使印刷品明度下降。因此,墨层表面光泽度高,颜色有较高的饱和度和较高的明度,印刷品色彩鲜艳、饱满。反之,印刷品色彩晦暗、干涩。

    三、影响印刷品光泽的因素

    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高低主要由印品墨层表面的平整光洁程度所决定。而墨层表面的状态则与纸张和油墨种类有关,另外,合理的印刷色序对印品的光泽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表面粗糙的纸张,因其纤维组织松散,墨膜表面绝不可能平滑。

[1] [2] 下一页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