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印刷工艺与智能标签印刷

  • 发布日期:2007-04-30 浏览次数441

    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源于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大量增加。采用印刷的方法复制图文信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得到的印刷品式样统一,美观耐用。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工艺可在各种承印材料上施印,除了文字线条外,还可以进行网点的叠印,得到彩色连续调图文。电子工业及油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印刷工艺的新领域,如PCB印刷线路板及新兴的RFID智能电子标签的印刷生产等。

    一、智能电子标签

    智能标签(SmartLabel)也有人称之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是电子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标签制印上的结晶。智能标签包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隐蔽或公开的商标保护指示器或提示产品状况的传感器。

    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和天线组成,芯片主要用于接收和传送数据,通过由阅读器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来读取,阅读器与天线和计算机网络相连,形成一个电子模块,阅读器发送来自其天线的特殊信号给特定区域的电子标签,再将反馈信息处理后传送给计算机网络,从而使管理人员得到商品的特殊信息。RFID智能标签在商品的生产、贮运、保质、防伪、管理等诸多方面满足了更高更全的信息需求。与传统的条形码标签相比,功能多、防伪效果好。

    目前电子标签的天线多采用冲压及蚀刻的方法制作,成本较高,阻碍了其推广使用。而通过印刷导电油墨的方法制作天线,无论是从材料成本,还是材料消耗以及生产效率上来看,都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其制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标签的印刷在目前阶段还包括表面条码信息的印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标签损坏而不能被读取而采用的补充手段。这样来说,RFID的印刷既是标签印刷的范畴,也属于线路印刷的一种。生产过程对印刷要求比较严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精确的印刷位置;严格的油墨(印料)附着量,如对导电浆料膜的厚度和导电微粒的数量都有严格控制;另外一个因素是印刷分辨率的大小。选择印刷工艺可从印刷量的大小,承印材料的表面性能,油墨或印料的附着性质,成本,工艺过程的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

    线路印刷中使用的功能型导电油墨,也叫做印料。它是在uv油墨、柔版水性油墨或特殊胶印油墨中加入可导电的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粉末等载体,使油墨具有导电性。当然与传统的印刷油墨相似,印料也有复杂的流变特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刷的过程。由于生产工艺的特点,印料要耐溶剂,耐光,及耐摩擦等。

    二、印刷工艺比较

    目前的印刷方法可分为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工艺两种,胶印,凹印,凸印及丝网印刷属于传统印刷方法,采用的是有压印刷方式。喷墨印刷,静电摄影等数字印刷方式是无压印刷工艺,图文从计算机直接被转印到承印材料。

    胶印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80%的出版物印刷采用胶印的方式。其承印材料广泛,如纸张、纸板、金属、塑料等都可进行印刷。印数可从500到100万不等,速度快,效率高。

    采用预涂感光版,印刷时根据油水相斥的原理,在印版上形成图文部分覆盖油墨,空白部分覆盖水的分布形式,油墨先被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由橡皮布转印到承印材料上。

[1] [2] [3] [4] 下一页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