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界,几乎都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字——快!更新要够快、效率要够高,作为一个IT人,体力恢复也要比别人快。IT人的生活节奏之快,众所周知。
而在太平洋电脑网(简称pconline),“求快”文化的背后更有一种“慢”的智慧。自1997年创办以来,太平洋电脑网就对发布的内容严格把关,反对标题党,严防错误漏洞、反对低俗——这样的“整风运动”一波接一波,一次比一次严格。在制度上,出错的责任将落实到具体的编辑和主编;在职业技能的培训上,太平洋电脑网会定期地对新老员工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培训,提高编辑审美情趣和编辑技能,从“人”这个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和低俗报道。通过“整风运动”、制度保证、教育培训的方式,多管齐下,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公司由上至下都确立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每日的更新量,即使短期内损失部分的IP和PV流量也在所不惜。
尽管这样“较真”可能直接导致发布文章的数量没有竞争对手多,但是读者和客户的评价是同行业中最高的。
根据权威第三方机构尼尔森对IT网站的排名,太平洋电脑网排在所有IT类网站/频道的第一位。
不以IP和PV为主导论,结果网站的排名却蒸蒸日上。这种反差令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网络媒体的生态现状。
做网络的人都知道,IP流量之于一个网络公司,如同GDP之于一个国家。但是,IP流量并不代表全部。搞搞“噱头”,传传轰动性的“小道消息”,对于单篇文章的访问量提升确实意义非凡。但是,你欺骗了读者的点击,却损失了读者的信任。一个网络公司想做长久,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坚持媒体的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深入采访和严格审稿,遵守宣传纪律,不猎奇、不夸张、不渲染、不延误。太平洋电脑网这些年能够越做越大,领先于其它同行,正是从始至终都以这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统观现在的网络新闻,80%的虚假新闻源起网络并经网络广泛传播。这种情况一方面与互联网开放、自由、共享,发布简单方便,传输快速高效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网络背后的人为因素。为什么网站对一些一经核实就能认定是假的新闻依然登载发布呢?为什么一些很容易辨别的假新闻会屡屡出现在网站的首页、首屏和推荐位置呢?为什么网站会将论坛、社区等未经求证的内容作为新闻发布呢?
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危险并不在于面临巨大的难题,而在于对问题的视而不见,把问题当成一种常态。
但是话说回来,对于每一个网站的总编,访问量和点击率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前面提到过,IP对于一个网站的重要性。广告商投放广告前得看点击率和访问量,好看的年度、季度财报,都要拿访问量点击率说事。某些网站更是把这根“指挥棒”挥向一线编辑,将编辑的收入、职位晋升和年终考评都与访问量挂钩。有些编辑为了完成访问量硬指标,想尽一切办法登载、发布有噱头、有看点、有卖点的内容,以吸引网民眼球。
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源还在于一个网站高层领导的经营理念。特别是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所有的网站都不好做,点击率和访问量更成为了网站吸引投资和广告商的救命稻草。
其实,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行业的洗牌。没有经历过危机的公司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太平洋电脑网能够在数次危机中屹立不倒并越做越强,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不退反进,并大幅度的赶超竞争对手,正是源于这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慢”的智慧。
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一个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惜抛弃它社会责任时,这个企业也必将被社会抛弃。
当前,网络媒体正在步入主流媒体行列,但网络媒体的责任担当还未确立,当时效性与真实性对立时,当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冲突时,当网络传播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发生矛盾时,我们是选择网站的点击率、访问量还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呢?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网络的,媒体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是一样的;而一句“自由意味着责任”,则向我们每一个人道出了现实与虚拟世界中共通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