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1,000亿美元,首次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强国。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经济产值将突破30,000亿美元大关。届时,中国还有望超过德国,在全球经济排名中更上一层楼。
印刷业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中作用不可小视:印刷业每年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比例约为2%,达400亿美元。根据中国印刷协会的估计,到2010年前,这一比例可能升至2.5%,或者说达800亿美元,这也为中国的印刷企业和机械制造商们描绘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印刷业的发展得益于三大要素的强力推动。自从中国深入开展政治和经济改革、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人开始逐渐意识到:对于图书、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的发展而言,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包装印刷为例,虽然行业发展的速度惊人,但印刷市场还是处在很低的水平,远未达到饱和。在欧洲和美国,印刷品的人均消费额约为每年 400欧元到500欧元,而在中国只有10欧元。当然,中国正加倍努力,向成为“世界印刷工厂”大步迈进。
出口业务的增长更加引人瞩目。2005年,中国出口货物总价值达77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所有出口的照相机、电视机、玩具以及纺织品都需要包装,而包装和印刷又是息息相关的。如今,中国的包装印刷产值占整个印刷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这还不包括手册、使用指南和其它类似产品。
在中国,印刷成本有时比北美和欧洲的一半还低。中国的印刷厂正日益成为西方印刷企业的强劲竞争对手,一旦涉及到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长版印刷作业等问题时就更是如此。实际上,西方企业经常发现与自己比拼的对手也在应用更新、最高端的设备,而他们,就位于中国的重要经济核心区域。仅从2001年至2003年来看,中国就进口了总价值达17亿美元的2400台单张纸胶印机设备,而增长的势头看来还会继续强劲。
中国目前约有10万家印刷企业,从业人数350万人。这些印刷企业在规模上迥然不同,既有边远地区的小型印刷厂,也有位于大都市的、十数台大型印刷设备同时运转的、世界级规模的巨型印刷业航母。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0万家左右的小公司和复印社在孜孜经营。在中国100强印刷企业中, 80%左右的销售收入都在三大核心区产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的印刷市场主要由国有印刷厂一统天下。唯一例外的是,在包装印刷领域私营企业仍然占据一隅之地。与此相对照,私营企业在农村地区蓬勃发展,区域性市场和市政性质的市场需求构成了当地的核心业务。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还在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刷业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