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赴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参观考察感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2-31  来源:慧聪网印刷行业频道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1143
 下文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锦枫、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顾问谭俊峤赴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参观考察感受,12月19日上午,谭俊峤先生在“秋山国际双面胶印机客户经验流会暨新产品信息发布”上宣读了该总结材料。该文内容翔实、有理有据。题目名为《关注秋山国际 从信心到行动》。

    应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胡雄卿先生的邀请,由中国印刷及器材工业协会组织了全国部分书刊、报纸和商业印刷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共38人,分两批分别于今年8月和10月对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进行了考察和访问。在访问期间,受到了社长胡雄卿先生,副社长延原雅三、藤本英男先生,和秋山国际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常务副总经理朱鹤年先生等人的热情接待。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印刷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秋山国际还特意安排代表团参观考察了Jprint系列单张纸双面多色胶印机的用户等——东京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东京书籍印刷株式会社和神奈川县高速印刷协同组合,代表们亲眼目睹了秋山国际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并与上述三家企业的领导就技术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

    下面谈几点考察感受

    一、关注秋山国际的发展

    2002年初,上海电气集团与美国晨兴集团联合收购了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简称为“日本秋山”)的全部资产,成立了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简称为“秋山国际”),成为中国印刷机械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次收购发达国家的印刷机制造企业。因此,国人对于秋山国际的每一步发展进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特别是通过了这一次的实地参观考察,使我们对秋山国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秋山国际这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感到欢欣鼓舞。

    秋山国际成立近四年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经济效益方面,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收购后的第一年即2002年,第一个财务年度就实现了销售收入3750万美元,并扭亏为盈。这一经营业绩远远超出了董事会的预期。2003年“秋山国际”的营业额达到70亿日元;是原公司宣布倒闭之前9年来的最好业绩。恢复了收购前的所有海外市场,并打开了中国市场;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日元;2005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亿日元,折合美元8500万,人均销售收入高达50万美元。

    在社会效益上,也引起了日本、中国、美国等地主要媒体的关注,并纷纷追踪报道,上海《解放日报》于2004年8月5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上海电气集团成功收购日本秋山国际的新闻。2005年4月《人民日报》内参又作了反映,并给予高度评价,报道的标题是:“目标明确,相互借签,相互尊重,实现双赢”。副标题是:“上海电气集团成功收购日本著名企业的启示”。由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雄卿出任社长“当时在日本曾引起轩然大波,日本媒体大多怀疑中国企业是否真正具备接手日本秋山的能力”,但事实证明经过三年多的运作,秋山国际经历了从被日本媒体曲解到认可赞扬的过程,现在被日本经济产业界誉为“日本技术先进企业应用国际资源(包括中国),使面临倒闭的困难企业走出困境重塑辉煌的典范”,其中美国《华盛顿邮报》特意派记者实地调查3个月后的评价:“秋山国际虽企业规模不算大,但其经营团队的理念和公司的研发能力却是全球先进的。”

    考察期间,我们与胡总和秋山国际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比较充分地交流和沟通,使我们对秋山国际这四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秋山国际作为一个跨国企业,胡总在其管理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力主推行企业的“本土化管理”。也就是“以人为本,实行属地化管理”。员工不分国籍,团结一心,去共同创造未来。胡雄卿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他们志向远大,立志高远,但一点不虚夸,低调但很踏实,并稳步地快速前进。使你能感到这是干实事做大事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经营理念是,以世界为舞台,持之以恒地追求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来更好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推动全球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未来,胡雄卿社长介绍说,在未来的5年里,公司决定再投入3个15亿(日元)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投资15亿(日元)进行技术开发,确保秋山国际在技术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其次是在生产设备的改造方面投入15亿(日元),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增加产量,因为在公司新的规划里,秋山国际的经营目标加倍提高;最后是用15亿(日元)来扩建生产车间,包括厂房、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