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端视点 » 正文

调查显示:如果没有互联网 35.8%的人将手足无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40

       没有人能说清楚互联网到底对自己有多重要,但是面对“如果离开互联网”这样的问题,只有6.1%的人选择“无所谓”。

       就这样被网在中央

       不知不觉中,小刘已经在网上待了整整一天了。

       这是一个周末的早晨。小刘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才开始刷牙洗脸。很快,他收拾妥当,端坐在电脑前。小刘打开在线视频,边吃早餐边看最新的娱乐节目。

       打游戏?看新闻?小刘也想不清楚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时间就这么一下子过去了”。

       小刘点开熟悉的点餐网页,他向来觉得这比电话要方便很多。“电话,说不清楚很可能搞错了,在网上随时能看到还有什么菜可以选。”提交电话、地址之后,不到20分钟,热腾腾的午饭已经送到了家门口。

       泡在网上的不止小刘一个人。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3230名网民中开展的调查显示,65.3%的人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平均每3个人当中,就有1人每天要在互联网上留连8小时以上,而上网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仅占2.3%.

       调查中,30.5%的人承认,“沉迷网络,有严重的互联网依赖”。

       小刘并不承认自己对网络有依赖。不过,据他自己估计,他每天挂在网上的时间至少有12个小时。

       小刘对此的解释是“因为有网”。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也会干点儿其他事,比如和朋友聊聊天、出去转一转。转念一想,“似乎有了网络之后,很少出去了”,就连给手机充值,都是通过网上银行划账,然后钱就自动充入手机了。

       没有人能说清楚互联网到底对自己有多重要,但是面对“如果离开互联网”这样的问题,只有6.1%的人选择“无所谓”。

       小刘也否认自己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当互联网还是个新名词时,盛极一时的“网络生存大赛”他还有印象——参赛者被关在一个小屋里,靠一台电脑生存,但最终的结果似乎是,因为“订不上吃的之类的小问题”,人们一个接一个退出比赛。

       “现在肯定不会有这种问题了。”抱着午饭,小刘认真地想了一想,“当时谁会想到,现在互联网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呢!”

       互联网时间简史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资深网民老秦觉得多此一问。

       这是一个遵循着摩尔定律在不断“翻番”的世界。

       1995年初,因为工作需要,老秦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那台“486”给他打开一个通往外界的窗口。

       一发而不可收。3个月之后,老秦购置电脑,去电信登记,自家的电话线连上了一个“14.4K”的“猫”。

       那一年,“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都还没有影子”。瀛海威这个以英文“信息高速公路(INFOR MATION HIGH WAY)”为译音的公司很快在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一面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向北1500米,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里,工作人员最早开始向中国老百姓普及何谓互联网。

       当年网上的中文信息少得可怜,除了“瀛海威时空”,老秦会在“早报网”、“南洋商报”等境外华文媒体网站上阅览仅有的一些中文消息,忍受着“三四分钟才能打开的网页”和“每月800元的电话费”。

       1999年的互联网,在初次触网的小刘的描述中,依然“没啥内容”。

       网吧开始遍地开花,“那时候上网频率不高,相当于赶时髦”,小刘开始在网吧里打游戏和聊天。

       人越来越多,空机器越来越少,为了上网,小刘曾经跑遍了一条街的网吧。

       上网早已成了老秦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即使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他也有再去网上搜一下的习惯。

       从那以后,没有人能具体回忆出网络发展的鲜明轨迹,它像一个普通的工具,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虚拟向现实的悄然一跃

       根据调查,在若干年后的今天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