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利用进出口关税政策并不是简单的抑制出口和鼓励进口,而主要目标是调整进出口结构,从而引导产业结构实现调整,一方面是向内需型产业倾斜,另一方面促进制造业的不断升级。
出口税收政策收紧
2007年以来出口数据出现较大波动,我们观察其结构变化,出口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行业,如非食用原料(2类)、化学制品(5类)、原料制成品(6类)之上,而传统出口增长强劲的行业,如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长相对平稳。
我们对出口较快的三类商品中的子行业进行分析,发现今年以来出口较快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之上,如纸制品、肥料、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
低附加值原材料类商品的大量出口,并不符合出口结构升级的趋势,是一种出口结构退化的现象。而利用国际市场释放过剩产能,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也有较大负面影响,尤其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带来贸易不平衡的加重,汇率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政策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宏观的负面效应。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这种趋势,利用进出口税收政策有针对性的调节是较为有效的选择,当然,汇率上升也对出口结构升级有较大推动,但以目前的节奏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发挥实质性影响。
引导增长方式转型
为了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能源、资源类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今年国家开始频繁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其中出口迅猛增长的钢材首当其冲。
如果从以往的关税政策调整可以发现,调整方向一直比较明确,但步伐较慢,表明国家并不希望对出口型企业施加过多的压力,保持出口导向的发展倾向依然存在。
但今年以来关税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此次的出口退税调整有两大鲜明特点:一、范围大涉及面广,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二、部分机电产品也在其中,这是国家一直保持鼓励态度的出口商品,并且今年以来增长平稳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出口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这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在于,政府希望渐进式引导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向内需型增长转型。
我们从今年以来出口税收的具体调整内容还可以看出关税政策调整的三个结构性倾向: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受到政策抑制;技术密集型零部件鼓励进口;日用消费品鼓励进口。
如果从出口退税对出口增长的抑制效应出发,我们可以简单得出三方面的影响:一、在出口增长有所缓和的基础上,由贸易顺差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将有所减弱;二、在对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性产业的出口增长控制的基础上,部分商品将加大在国内市场销售,从而影响供应关系,有利于缓和国内通胀压力;三、由于出口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出口的抑制将同时抑制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长,避免增长过热。
从这三方面的影响看,出口退税的下降非常有利于目前宏观调控的目标的实现,因此,从调控需要的角度看,政府加大出口退税、出口关税的调整将是今年下半年重要政策选择。
我们认为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出口税收的调整已经涉及到市场的两大基石:利润增长与流动性问题,因此,对于股票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的趋势是具有一定抑制效应。但这一效应是否显著,主要取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范围和力度。由于我们对于后续政策将连续出台有着较为强烈的预期,因此,我们对于由此带来对股票市场的抑制性影响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对行业利润影响几何?
我们认为,本次退税的行业影响主要集中在化工和造纸行业上,负面影响的范围较小,预计对工业利润不会产生太多影响。
如果按此前流传的方案测算,涉及的行业较多,普遍有较大负面影响,我们认为这也可能是本次调整力度小于预期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多次对出口退税进行调整,甚至在部分商品上提高出口关税,我们认为可能出现类似测算的结果,对整体工业利润增长形成负面作用。
对本次调整的测算影响看,对于整体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负面影响也比较有限,但在贸易顺差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对于后续的调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按照此前的传言版本,将对大部分出口型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从而给工业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我们保持谨慎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本次调整结构性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主要受冲击的行业是磷化工、纯碱、染料、橡胶、塑料等化工行业以及造纸行业、家具等行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化工、造纸行业的实际调整与流传方案基本一致,可能反映出对于此类行业的态度相对严厉,其中一些重点公司的影响比较明显,应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