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场金融风暴蔓延的早期,还有人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广告主会加大广告投放以促进消费,所以经济危机会给广告行业带来不小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这种论调荡然无存。严酷的事实表明,广告业并不是寒冬里的春天,这一股凛冽的寒风并未对广告业绕道而行。大环境如此,广告业中的各个环节又如何?金融风暴是如何侵袭了广告链上的各个环节,又带来了它们什么样的改变?
危机之下,消费市场变迁
经济危机袭来,裁员、减薪等消息不绝于耳,犹如阴云压顶。此刻,过去的消费行为模式受到了质疑,人们开始反思自己对物质的欲望,节俭蔚然成风。以居民消费非常旺盛的美国来说,即使是在2001年经济衰退期间,美国消费者也没有削减过开支,但在2008年底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支出下降了3.1%。
关注品牌形象还是商品真正的价值
消费者的关注点在经济危机之下产生了变化,消费者不会完全停止消费,他们只是缩减了预算。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更加感性,更加关注品牌,并乐于购买奢侈品,但现在,消费者则变得更加精明和审慎,他们开始关注商品的真正价值,而不是品牌所带来的光环。另外,消费者开始不愿意做过多新的尝试,为了避免意外的经济损失,趋于理性和保守,所以,他们转向了自己信赖的品牌和商品。当然,对待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也有着泾渭分明的态度。“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只有生活必需品才是最抗风险的,而珠宝、时尚服装乃至私人汽车和房地产等这类需求弹性非常大的奢侈品是最不抗风险的。化妆品,尤其是高档化妆品也位列其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陈杰如是说。大件商品如汽车和电视的制造商明显感到消费者的出手变得迟疑,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消费者对轿车和电视机等耐用品的实际支出下降了14%,这一下降幅度远远大于整体消费的降幅。
缩减开支,改变消费方式
经济危机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开支的缩减、消费重点的改变,还有他们的消费方式。比如美国社会“快乐刷卡”的生活方式,这也随之挑战了美国靠借贷推动消费、再靠消费推动增长的经济模式。虽然节俭从来是一种美德,但在这个紧要关头,作为最终为所有广告“买单”的消费者,如此行动不仅断了企业的财路,也给整个广告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更加严重的是,这略显不合时宜的转变给本已经很糟糕的经济环境雪上加霜。
广告主跟随消费者变化
广告的对象是消费者,那么,对于危机下已经改变了的消费者来说,什么样的广告才更加有效?应对消费市场的变化,广告策略需要相应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对此有如何反应呢?恰如多米诺骨牌,广告行业已经对此做出了一系列变化。
广告主拒绝冒险,广告费要花在刀刃上
面对缩水的收入,很多公司迫切要实现2009年削减开支的计划,在节流的当务之急面前,广告这样的非核心业务首当其冲,成为企业为了削减开支“牺牲”掉的项目。汽车、金融、化妆品、IT??所有的行业都在大幅缩减他们的广告投入。据统计,汽车行业的广告在所有媒介出现的次数在3月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5%,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巨头已经开始采取大规模的广告开支削减行动,日本电器企业如佳能、索尼均下调了它们的广告预算。
即使是那些曾经在广告支出上花钱不眨眼的公司,比如奢侈品公司,在广告投入方面也开始缩手缩脚,在美国市场推广、分销Girard-Perregaux钟表的Tradema of America公司首席执行官Ronald Jackson表示,他已经计划将2009年1季度的广告预算减少大约20%。
但是削减开支并不意味着广告主对广告业务漠不关心,比起过去挥金如土的时期,广告主现在更加在意他们究竟有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他们会着力寻找事半功倍的媒体进行投放。
保住市场疆域,追求直接的销售效果
面对已然转变的消费者,过去非常打动他们的说辞、效果很好的广告也许现在变得不那么有用了。不得已,广告主需要改变市场和广告策略,以适应消费市场的新动向。不少广告主早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寒意,并对产品的广告定位和广告策略提出了调整。
为了保持现有的客户群,并在经济危机时期有效拓展新的消费群,一些广告主改变了旗下产品的定位:某电器产品就把自己的定位由高端改为中端,这样的改变是基于对未来消费趋势的判断——经济繁荣时期,全球的消费都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即高端和低端的产品销路最好,但在经济困难时期,消费者在各方权衡之下将会选择中间定位的产品,因为它们不太贵又保证了功能性。还有些广告主把目光瞄准了年轻市场,因为年轻人抗风险能力大所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最小,在特殊时期仍然是可以争取的客户。对于某些跨国公司来说,在危机中把广告重心向新兴市场,比如中国,进行转移,则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做法。
那些不能直接促进销售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