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效的精准营销,重点在于是否做到精准投放,直达目标客户群。事实上,光做到这一点就并不容易。
尽管目前为数不少的互联网站都可以进行用户网络行为分析等数据的挖掘,但毕竟这不能够代表背后每一个用户的所有特征,况且,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的行为并不能与现实中的行为划上等号。
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新意互动(CIG)副总经理萧立晔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困惑,“我们对于网民的网络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并不足够了解,例如对某款跑车进行网络精准营销的难度就比较大,因为我们只能从主观上推断他们可能是在白天上网浏览的与工作无关的页面,因为晚上他们可能更愿意去酒吧等娱乐场所,而且他们还可能会用手机上网等等。简言之,就是目前业界对于互联网消费者的分析还不能拿出完善的解决方案,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精准营销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来自广告主对数字新媒体的迟疑态度。相对于传统媒体广告来说,新媒体广告的产业链发展仍然不成熟,这使得相关的服务可能无法与与广告主的投放需求无缝完好地对接。此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真实的信息注册各类网站,他们在利用社区等网络形式的行为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兴趣偏好。伴随而来的是用户对自己真实信息越来越强的隐私保护意识,同时他们更关注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被用于商业目的。这让那些利用网民注册信息、网络行为分析从而进行精准营销的盈利模式受到不小的挑战。
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休谟曾说:“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经历过几年发展的网络精准营销,如何在危机下凸显自身的价值,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的是广告主、网络媒体以及营销服务平台等产业链上下游营销服务平台共同的努力。特别是在这个网络营销的新应用、新方法总是层出不穷的时代,业界更需要理性的分析来对待这些看似繁华的应用背后的营销价值,毕竟,互联网可以炒作的噱头实在是太多了。
更多时候,消费者容易将“手机广告”和“垃圾短信”挂钩,但对于商家而言,“手机广告”无疑是精准营销的宠儿。
你可以不看邮件、不理会网页上的广告,可是你不会不看手机短信和彩信。
有媒体的地方就会有广告,手机作为继纸媒、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之后“第五媒体”的性质一经显露,人们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手机上做广告,如今有些商家已经尝到甜头,并对其大力推崇。
Jupiter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当前的经济低迷已经导致广告业下滑的趋势,但手机广告市场却大有逆势增长的势头——预计将在2014年增长到5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