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土广告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强媒体、强客户、弱广告”的不对称局面,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发展之初就受到压制,导致“外进国退”的现象。同时,本土企业“小、散、乱”的现状又加剧了与外资企业之间的马太效应,亟待通过战略转型突破重围。我们认为,本土广告业应尽快完成从代理型向资源型,从独立型向共生型,从创意型向创意产业型的转变,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扩大生存和利润空间。
——我国广告行业呈现“外进国退”现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少传统的跨国广告公司开始“试水”我国市场,这一阶段由于我国有较为严格的新闻管理制度和广告刊登制度,加上互联网等网络传媒尚未发展,只有以彭博社等为代表的国外传媒巨头通过少量注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地起步。自2005年底我国完全开放广告市场以来,跨国广告及媒体集团纷纷加强整合在华传播力量,对一些本土公司展开收购攻势。
据统计,截至2006年5月,五大跨国广告集团在我国的合资公司已达38家:WPP集团19家,奥姆尼康集团5家,IPG集团6家,阳狮集团5家,电通集团3家,而被它们收入囊中的不乏上海奥维思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尤尼森(上海)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等本土营销巨头。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2007年,我国市场广告经营总额已达1586亿元人民币,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地震灾害等不良因素冲击,广告额仍增长9%,上升为近1900亿元。外资广告公司凭借其资本实力、专业优势和管理优势,掌握了优质的客源,以其专业的服务,逐渐朝着集团化、规模化、垄断化的方向发展,占据了当年我国四分之一左右的经营额。
据《现代广告》杂志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显示,最近10多年来,外资广告公司已几乎包揽了我国广告经营总额前五名的所有席位,即便在第六名至第十名里,国内本土广告公司也只能占据2至3个席位。
与外资广告公司专业化、集团化相对于的是,虽然近几年上海市个私广告企业占据了市场最大份额(53%),营业额逐年上升,但从规模上看,却呈现出小、散、乱的现象,户数从2006年的14117户激增到2007年的25340户,并没有形成相应规模,各自为战,且每户平均营业额逐年下降,2007年平均每户营业额仅为61.68万元,与外资广告企业相差甚远。
——本土广告公司现状加剧我国广告业马太效应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2006年的数据,本土广告公司平均每户仅8.1人,人均广告经营额68493元,经营额不足外资平均水平的四十分之一。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张金海教授认为,正是本土广告公司“小、散、乱”的现状加剧了我国广告业的马太效应。
首先,竞争力不足,本土广告公司利润空间逐渐萎缩。张金海说,长期以来,本土广告公司利润来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策划创意代理和媒介代理。但目前这两大赢利点同时缩水。原因有二,其一,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核心业务缺乏认识,过于依赖策划创意,但当全球营销环境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媒体轰炸式广告的威力不再,广告效果减弱,使广告主便不愿支撑巨大的策划创意费用;其二,广告主把巨额的经费投向公关、直效营销、事件营销、终端促销、会展等营销传播工具上,导致广告策划创意总量的减少。此时,外资广告公司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完备的媒体信息库和议价能力,抢夺本地广告企业的客源,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萎缩。
第二,本土广告公司高度依赖媒体资源和产业。张金海认为,本土广告公司尚未走出“媒介掮客”的原始状态,“媒体掮客”指的是广告公司主要作为媒体广告资源的贩卖者,从中赚取一定数额的差价或佣金,而不是提供广告专业服务。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状态没有改变,才导致本土企业对媒介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说,我国的个私广告企业更多打的还是“关系牌”,力量薄弱,缺乏与外资广告公司对垒的实力和经验,而那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团队、运营模式都是外资企业引进来的,这就使得国内广告市场局面混乱,没有大型龙头企业。
第三,我国的企业市场没有创造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良好环境。黄升民介绍,在日本、韩国等传统的广告强国,本土广告公司往往是伴随着本土企业成长起来的,因此国外的广告代理制非常完善,客户往往选择与固定的广告公司合作,广告公司也随着客户业务范围的拓展开拓自己的业务领域。而我国“强媒介,强客户,弱广告”的非对称关系成为我国本土广告业发展的起点,导致本土企业还没开始成长,就已经收到了压制。
——本土广告公司亟待战略转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