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各行业也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整个社会逐步进入微利时代。纸箱作为工业的配套产品在此条件下获得较高利润已经不现实合理的利润都得不到保证,在加入之纸箱行业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一些纸箱厂举步维艰,同时,一些试图在逆境中寻求生存道路的纸箱厂开始采取“迂回战术”——反提高售价为降低成本。从“售价=成本利润”到“利润=售价-成本的微妙变化,我们窥视到了提高利润的玄机。对于管理的粗放的纸箱厂来说,在这种生存状况下,必须从全厂采购,生产,管理,物流,节能降耗风各个环节齐抓共管,将成本落啦下马,尤其是相当于纸箱厂,心脏的瓦线,降低其成本首当其冲。瓦线上的成本管理设计到人员素质,技术,机械性能等各方面,如抓住这些关键点,将瓦线成本降下来,跟随我们的视角来一起关注纸箱厂瓦线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原纸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为了节约成本,很多的纸箱企业开始将所使用的原纸克重降低,为了保证低克重的原纸也能制造出标准强度的瓦楞纸箱,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 上胶系统的改造 综合成本主要是发生在瓦线上,对瓦线的技术改革就显得特别重要。早先的瓦线都是正对高克重纸板设计的,现在迫于成本的压力,纸箱企业开始使用低克重纸,要求设备的精度就要进一步提高。比如,250g的面纸,施胶量大一点,胶就不容易穿透面纸,就不会透楞,面纸克重降低之后,施胶要求的胶厚达到0.1mm~0.15mm。而现在的胶厚远比这个数值大的多,再加上设备本身的精度不高,上胶的误差量就更大了,就会产生塌楞和纸板变软的问题。原来的施胶系统就不能适应了,所以就必须对整个施胶系统进行改造。 改造前的胶线:胶线宽度大而不均,面纸透楞明显,造成印刷效果不好。如果降低压力则纸板软,必须加大用纸克重,瓦线的车速急剧下降,而且用胶量大。 改造后的胶线:胶线宽度大幅度的降低,胶线细而整齐;纸板的变压提高,提供了降低用纸克重的空间;面纸不透楞,提高了纸板的平整度。
一旦施胶系统改造后,由于胶变的薄而细了,所以就要求胶的品质要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纸板的粘合环节,发挥最大作用的还是胶本身的质量,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纸板的粘合质量。 胶水配方的改革 用低克重的纸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纸板,必须要有精度高的设备和性能优良的胶水等的配合,就上胶提供各部件的技术改革来讲,无碍乎两点:一是上胶装置的改造,二是胶水配置的革新,以上两点都要根据各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在用淀粉、烧碱、硼砂等材料自行制胶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淀粉材料的质量。淀粉含水量不能太高,一般应保持在12%~18%;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得超过1%,含量以0.5%以下为佳。 判断配置的胶水配方的好坏,一般可以从粘合强度、干燥速度、粘度、固含量、PH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足够的粘合强度是保证纸箱使用功能的基础,一般用高温热变的测试方法来测试纸板的粘合强度;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希望胶水的干燥速度越快越好,一般手工粘合工艺的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初干时间,机器的粘合速度较快,要求较短的初干时间,所以与粘合工艺相匹配的胶水配置,就是生产中所需要的。
粘度值是直接影响粘合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粘度太大,胶的涂层太厚,消耗的胶量大,干燥速度慢,而粘度太小,涂层薄,干燥过快,则易出现粘合不良,因此在生产中要实时检测粘度,定期对配方进行改进和调整,使其粘度始终保持在理想的粘度范围内。胶水固含量越高粘合里越强,干燥速度越快,生产效率越高,纸板吸收的水分少,生产出来的纸板硬度好,所以在其他技术指标一致的情况下,高的固含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持质量的稳定。在胶水配方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的检测各项技术参数,对纸板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待产品质量达到较长时期的稳定状态,才可以确定最终使用的胶水配方,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的质量监控还是必须长期的执行,一旦发生问题就要及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