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涵化理论”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媒介与民众意识形态关系。文章从媒介文化的传播形式、经济和技术背景分析了产生涵化功能的物质前提条件。同时借助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阿尔都塞的“主体召唤”理论系统分析了媒介影响意识形态生成与认同的机理。作者认为,文化他者侵入是以“球土化”的形式进行的,受众日益加深的对媒介长时间的依赖是文化“他者”对本土民众意识形态涵化的关键。 [关键词] 媒介文化;全球化;意识形态;涵化 [中图分类号] C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全球化问题与媒介帝国主义问题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都已有很多阐述,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建设、政治思想等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球化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学术界仍是众说 纷纭、见仁见智。人们普遍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全球化中的文化认同问题上,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全体民众的意识形态的形成。那么什么是文化认同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呢?我们应当关注什么力量在文化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显然回答这一问题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在这一问题上,英国学者汤林森认为媒介问题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而“只是更为深层结构之文化指标而已”①他的这一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极容易让人产生迷惑,似乎文化全球化来自于文化本身的宿命。我国学者普遍担忧本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和本国民众的文化认同问题。笔者认为媒介在全球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应当对媒介文化有一个清醒的、系统的认识,特别应当重视媒介对意识形态的涵化功能,只有对其在全球化中的生成机制与认同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打破人们对全球化所抱有的幻想,才能找出我们的应对策略。 二、全球化中的媒介文化传播形式与媒介霸权 媒介文化全球化,是指随着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普及,各地的媒介文化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西方制造的某一种文化成了一统天下的文化,而本土文化则渐渐从媒介上消失。这一情况只有少数地方能够幸免。过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贸易壁垒和文化产品进口限制来控制西方媒介文化产品的蔓延。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媒介产品无国界就很快成为现实。文化帝国主义命题倾向认同国际传播效果的“皮下注射”模式,“美国式”价值正持续注入第三世界国家。以色列学者凯兹在他与莱比斯合著的《意义的出口》一书中认为,西方电视节目中的意义不是输出的,而是由不同文化群的观众(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态度和政治认知)创造出来的。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汤林森认为,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生活经验的全球化,即所谓全球化的“文化经验”。汤林森对此的解释是,“指涉的是全世界全球各个社会、文化、体制以及个人之间,产生复杂交互关联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将距离——物理上的或再现上的——做了极大的缩减,在特定的意义上,使得世界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伸展’的过程,那些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性脉络,移动到全球的层次”②80年代以来,一些宏观研究取向的传播研究者如费杰士(Fred Fejes)、巴瑞特(boydBarrett)等人则注重各种媒介文本对受众的冲击。他们的努力在汤氏看来仍无法回答真正的效果是否存在。汤氏认为,问题的关键应当看观众如何回应一个“帝国主义”的文本,依据已有的研究,他指出:“观众的主动积极、繁复而具有批判性的自觉远远超出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家的想象”③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汤氏否认媒介在文化扩散中的作用,而强调了受众在文化扩散中的主动性,认为正是受众的“主动”才造就了当下的“文化宿命”。换句话说,西方文化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和优越感。这一看法当然是由他所站的立场决定的。汤氏虽然不愿承认西方媒介霸权的存在,但却肯定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民众的影响力,肯定了第三世界民众意识形态的转化在全球化中的必然命运。汤氏的观点表面上能够说得通,但对受众接受西方文化的原因却缺乏足够的说明。 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对各种文化的优劣进行辩驳,而应当理性地分析一下什么在对本土民众意识形态的涵化中起关键作用。不可否认,全球化肇始于经济领域,但即使是文化也与经济目标有很大的关联,比如媒介产品的出口,就是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