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用量较大的三大印刷用耗材是油墨、版材、纸张。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秘书长袁建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2012年三大耗材的使用量将会持续稳步增长,并且呈现两大发展主题,一个是环保型绿色材料使用量的增长,另一个就是耗材技术水平的提升。那么三大印刷器材在2012年将会描绘出怎样的发展路线?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油墨:环保型油墨用量将大幅上升
据袁建湘介绍,油墨在2011年的使用总量还未统计出最终数据,但预计增幅在10%左右,到2012年,其生产总量将仍旧保持这种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特点。从生产总量上看,传统胶印用油墨依然是产量最大的墨种,虽然环保油墨在用量上与传统油墨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其减少污染排放的特性令其有着很快的市场占有速度。袁建湘预测,随着参与绿色印刷资格认证企业数量的增多,2012年环保型油墨的应用量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市面上的环保型绿色油墨品种也越来越多元化,表现比较突出的新产品有水性油墨,还有体现出植物油将取代矿物油趋势的大豆油墨。同时,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有机挥发物的排放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生产厂家也开始注重降低含苯的传统油墨的生产。
袁建湘认为,从国内的需求来看,目前国内的油墨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基本满足现今市场需要。目前国内油墨企业中,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 11家~12家,知名的有叶氏油墨(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杭华化学油墨有限公司、浙江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等。其中,各个生产企业都在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油墨,据了解,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生产的环保型油墨已占到其总产量的20%以上,而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以生产水性环保油墨为主。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了解,苏州市博来特油墨有限公司作为新兴的专门生产绿色油墨的厂家正在很积极地进行市场推广,其开展的“新一代无甲醛、无酚醛绿色胶印油墨”项目在2011年荣获了全国印刷行业百佳科技创新成果奖。
版材:数字化技术引领版材市场格局变化
袁建湘介绍说,中国作为版材的生产大国,其生产量将在2012年保持平稳增长。但受到数字印刷的影响,版材产量的增长速度其实在放缓,预计2011年和 2012年其生产总量的增长较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版材品种中发展最快的要数CTP版材,其总量和PS版材的生产总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他预测,在2012年CTP的装机增长量将会同2011年基本持平。CTP版材的消耗在2012年将继续维持2011年的发展速度。
谈到CTP版材发展如此快的原因,袁建湘认为,一是国内版材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内企业对CTP设备和版材生产能力从无到有,质量从低到高,生产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产量也在迅速上升。二是国际铝银价的大幅上扬,制版胶片的价格提高了60%~70%,印刷企业要核算一下,一张PS版材加一张胶片的价格与CTP版材的价格孰高孰低了。虽然引进CTP要一次性投资上百万元,但从长远看,不但节省了中间环节流程,缩短了生产时间,价格还下来了,何乐而不为?这就成为促使CTP发展快的外因。
在版材的生产企业逐渐地顺应数字化技术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的背景下,袁建湘介绍,规模较大的版材生产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其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资金的优势、产量大引发的成本优势等令其销售情况越来越好、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反之,中小型生产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下,则步履维艰、勉强维持着生计。
纸张: 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结构调整
2012年造纸产业将继续面临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中国造纸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伟近日表示,2011年全国国内造纸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会保持基本平稳状态,预计2011年全年纸及纸板生产总量约为1亿吨,增长幅度将在7%左右,2012年生产量增长将会基本保持2011年的增速。在总量增长的情况下,就具体纸种来看,中国设备及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高级工程师夏丽峰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各纸种中印刷用纸量仍旧会增长,新闻纸用量或许会出现波动,包装印刷用纸量也会大幅增加。
根据对生产量和进出口量的分析,赵伟预测,2011年全年国内表现消费量约9800万吨,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局面仍旧继续,其中出口总量会有所增加,进口总量会略有减少。预计这一走势2012年可能还会持续。赵伟认为,出口量的增加主要缘于国内生产总量的增长和产品品质的提高及品种的增多,我国多数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国内多数产品产能近年来增长较快,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谋求产销平衡,在增大生产量的同时也加大了产品出口,这就造成了我国纸张产品的出口量近年不断增加。
近年众多造纸名企纷纷投建生产线,在产能增加的同时,也预示着2012年纸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APP(中国)旗下的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山东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铜版纸生产线相继投产,产能逐步释放。
赵伟认为,目前我国造纸行业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需通过优化结构、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在技术、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练好内功,实现造纸工业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