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经新闻 » 正文

分众私有化落定,再上市又能估几吊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8  来源:分众传媒  浏览次数:1062
 
  “注意力”经济竞争力不再
 
  根据i美股分析师李雪的分析,近年来楼宇LCD市场饱和度较高,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浑水在2011年发布的对分众做空报告中,质疑的理由之一就是针对其楼宇LCD数量,指出分众为了达到披露的数据,在LCD显示屏网络数量中,包括大约30,500块平面海报。
 
 
  从分众今年的业绩来看,第二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幅37.6%;而第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仅有4%。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led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2》(上图),户外电子广告市场规模在今年一季度出现显著下降。按照这一趋势,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规模的增长将越来越有限,其中,细分市场份额高达39.9%的楼宇广告自然也难以实现进一步增长。
 
  分众是为广告主服务的,因此广告的到达效果非常重要。而覆盖率并不等于到达率,以前填补了无聊时间的液晶屏,已经逐渐的失去吸引力。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平板电脑普及的情况下,互联网服务已经能够延伸到每个人的口袋和手心里,对所谓的“碎片化”注意力的,已经逐渐被移动设备所代替。
 
  因此,广告主对屏幕广告的忠诚度成了影响分众发展的致命因素。分众高管指出,四季度营收期望低迷,主要受到“十一长假”等广告淡季的影响,同国内的日本厂商广告预算缩紧也有关系。联系此前刚刚宣布私有化之后,海外分析师对分众业务模式曾表示担忧:“分众到底有没有长期客户?这将是分众未来的投资人关注的问题。在欧洲,广告主的广告方案常常是一签半年或者一年,而且重复业务很多。而在中国,情况则有所不同。”杠杆融资专家也表示,楼宇广告行业对宏观经济滑坡的情势十分敏感,如果没法吸引客户,保证一定的刊挂率,分众还靠什么去赚钱?
 
  更要命的是,分众的楼宇广告联播网制造噪音的问题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抵触情绪。例如一开始就号称定位于高端商务人士的“时尚人士联播网”曾一度遇冷,因为高端楼宇、高尔夫球场、健身会所、机场等地,你安放了联播网,恰恰破坏了特定人群所需要的“时尚气氛”。
 
  在分众楼宇液晶屏最风靡的几年前,就出现过一个看似不太重要的小插曲,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就曾与他的学生曾对教学楼大厅的液晶屏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在业主委员会的支持下拆除了这些制造噪音的终端屏幕。
 
  无独有偶,在2010年4月玉树地震的全国哀悼日,网友上传了针对分众楼宇联播网产品的视频,直指“分众传媒,哀悼日播喜庆广告,请向全国人民道歉”。带有明显营销意味的广告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必将面临不同方面的舆论压力。这些舆论压力,自然也成为公共空间广告媒介面临的风险。
 
  O2O模式初尝败绩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分众做“互动平台”的决心已经十分明显。
 
  2011年10月起,分众传媒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杭州七大城市更换了新一代互动液晶屏幕,北京的楼宇LCD屏幕,即在屏幕上装有感应器,让广告内容不再是单向的传送,而是可以进行互动。美国投资分析公司Zacks Equity Research最新发布投资者报告,甚至把分众传媒股票纳入“强力买入”的名单。
 
  但事实并非如其所愿。
 
  分众副总裁稽海荣曾向媒体透露,“之前为了更换广告互动屏,分众传媒花了数亿资金铺到七座城市,一度造成成本压力。按照公司计划,广告互动屏的更换要铺到20个城市,仍需数亿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同时,公司着手手机广告互动、二维码、APP应用端等,并进军O2O模式。”
 
  分众互动屏的推出,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其Q卡业务,即消费者可以从互动屏中按钮取得“Q卡”,再将个人手机号码同Q卡进行绑定(或者到Q卡的官网上注册实现),之后就可以根据液晶屏上的演示获得不同类型的优惠信息,刷卡会使优惠信息发送到手机。
 
  推出互动屏的初衷是对媒体平台资源的升级,从展示类广告平台进化为互动式平台。但对于这一O2O模式的尝试似乎并不乐观。在披露第三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江南春透露,为了控制成本,已经“将Q卡团队进行了缩减”,此外,分众的做法是“在市场形势较好的时候,进行较多的创新尝试,在市场相对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对新的业务规模进行收缩,不进行较大投入,以确保利润。因此,目前的状况是,我们在收缩新业务规模,并未将其作为发展重点。”
 
  根据钛媒体小编的小范围观察,一些公寓和住宅楼盘电梯口的白色互动屏已经处于“维修状态”,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此前的“Q卡业务因资金链断裂已经暂停”的传闻。
 
  而往往消费者对 “绑定手机号码”的模式都倾向于慎重选择,也对Q卡业务造成了一定的推广障碍。因为Q卡业务同样会带来很大程度的广告骚扰,而互动屏恰恰将空间的骚扰转移到了手机上,推行效果差距甚远。
 
  所谓“想象力空间有限”这个评价,看起来显得最没有杀伤力,而实际上直指分众发展的瓶颈之处。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