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会颠覆手板制作公司吗?
因为3D打印的成本太高了。
目前3D打印机的演示,都会打印各种各样的镂空物品来体现其性能,因为这就是3D打印机擅长的,也是3D打印机唯一有可能在成本上具备竞争力的工艺——材料少而结构复杂的部件。加上上面锁具的案例,还可以补充为需要特殊材料的项目。
以打印上述锁具的3D打印服务商为例,他们拥有六台工业级3D打印机,价格在百万元级别,主要为以色列Objet品牌。他们的打印原料全部需要进口,而客户定制材料的打印甚至需要打印机厂商的技术支持工程师来调试设备、粘合剂等等。可以想象这样的服务价格。
而他们的替代品呢?目前市面上成熟的的快速成型技术有四五种。对于复杂结构的产品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解决方案,用铝合金在数控机床上做出一个快速模具,这种快速模具只能用来制作几个样品,然后模具就报废了。
很难界定这些技术和3D打印相比成本的临界值在哪。有一家设计公司给笔者看了一个平板电脑的机身框架,不到7寸的一个方框,里面有一些结构,“这个东西的手板用3D打印和传统手板的成本就差不多……不过最后还是用的传统手板”。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供需原则使得3D打印即便在市场教育程度很高的设计行业,也仅仅是个特殊工艺手段而已,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并不会颠覆国内的任何行业。
其根本原因是,部署和实施3D打印的成本太高。即便是已经有专业的3D打印服务商这样的角色,其数量也不可能和满大街的快速模具作坊相比。传统模板技术成熟、技术人才充足,做的人多价格自然便宜。残酷的现实是,即便是玩具式的国产桌面3D打印机,其用ABS线材打印一个粗糙的小零件的成本仍然比找个专业加工厂做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贵。
别以为只有电商才打价格战。3D打印压根就诞生在工业模具这个堪称价格战祖师爷的领域。
在对3D打印产业的走访中,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设计公司引入3D打印服务商之后,其拿海外订单的能力大大加强了。这是一个三方皆大欢喜的局面:对于设计公司而言,海外订单的利润高;对3D打印服务商来说,海外大客户的案例使得他们更容易在国内争取到新客户;对这些海外客户来说,中国真是太棒了。
原因很简单,一家美国公司同时找中国的设计公司做方案和样品,加上产品的越洋运输时间和费用,都比在美国本土做要便宜和快速——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和大设计事务所的效率,诚然可以保证做出顶尖的精品来,但对于简单产品或者小规模的试开发来说,实在是太贵了。
在这种订单的执行中,速度是最关键的。在成本并非优先要素的情况下,3D打印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精确、快速、可微调。深圳一家3D打印服务商曾接过一个特种螺栓的订单,最终产品的形状很奇怪。如果用传统方法,这种小东西的单价也就几毛钱,但使用3D打印使得单个螺栓的成本翻了几十倍——可那又怎么样呢,加上运费和利润,这个订单价格还不到在美国本土制造价格的一半。
这听上去有点搞笑,按理来说,中国还在使用进口的3D打印机和3D打印原料,难道这些客户在美国就不能用3D打印来实现这种需求吗?
同样是伟大的供需原则。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工艺制造根基,使得在新的工艺技术应用上,中国依然比美国便宜——尽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人民币在升值,但中国新兴的3D打印厂商们,仍可以和克里斯·安德森一战。
如果国产的工业级3D打印机能尽快量产并占领市场。那么中国的3D打印服务商机会就更大了。
克里斯·安德森何许人也?前《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免费经济”等著名的前瞻性商业科技理论的提出者。2009年他毅然辞职去一家3D打印机开发和生产厂商担任CEO。“3D打印将引领新工业革命”就是他提出来的。
如果如现状所见,3D打印似乎并不能颠覆什么行业,安德森是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