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经新闻 » 正文

LED深度洗牌已至 市场重构危险机遇并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2  来源:高工LED  浏览次数:820
 
  快慢周期替换契机
 
  2012年至今,led产业从当初个别led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抗,到如今上中下游企业间的横、纵向整合持续升温,不难看出,整个led照明行业正由以前的零散发展加速走向集中,对于拥有技术与资本实力的企业而言,这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到来。
 
  “从2008年至今,LED产业基本上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增长,第一轮和第二轮增长分别集中在中小尺寸背光和大尺寸背光方面,目前整个行业正迎来以led照明为拉动引擎的第三轮增长,前景最为看好。”瑞丰光电(300241.SZ)董事长龚伟斌表示,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传统照明企业的转型切入,使得LED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得到迅速增长。
 
  但龚伟斌同时提醒称,从整体来看,当前LED产业正处于快周期市场向慢周期市场过渡阶段,市场格局变动幅度大、产品更替频繁、技术更新周期短,难以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当前市场最为明显的特征。“慢周期市场才是产业走向成熟的终极状态,但过渡到该阶段充满着变数与机遇,谁能在这个时间段存活下来,谁就能最终胜出。”
 
  然所谓“存活”,并非苟且偷生。按照龚伟斌对市场的判断,产业进入慢周期阶段后,在渠道和市场等领域将会出现垄断,LED市场上将会出现强有力的品牌忠诚度导向,企业间对峙竞争的状态将会减少,而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维持其竞争优势。“从今年开始,LED照明市场将会迎来3-5年的替换契机,此后市场将会进入困难时期,甚至出现负增长,眼下正是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必须要抓紧时间整合,才有机会做到更大。”龚伟斌如是说。
 
  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唐国庆对此亦颇为认同:“为了长期市场,可以牺牲短期利润或其他利益,对于现阶段的国内企业而言,进行有效整合才有可能收获更大市场,打赢这场整合淘汰战。”
 
  警惕外销市场生变
 
  实际上,下半年以来对于LED产业格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海外市场的萧条,尤其是自9月1日,欧盟《LED照明产品最新能效规定》(下称“新能效规定”)第一实施阶段启动后,国内不少依赖欧美市场的led出口企业压力陡增。重压之下,不少led厂家开始积极转变市场策略,将目标逐步转向国内市场。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要达到欧盟《新能效标准》,国内LED企业相关出口业务生产成本需要提高20%-30%。
 
  “现在出口欧洲市场的LED照明产品必须要符合相应法规所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才能贴上CE标志,顺利进入欧盟市场,过程比较繁琐。”深圳市路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标准不规范,《新能效标准》带来的打击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小规模的LED企业
 
  除海外市场门槛继续拔高外,出口企业不得不直面的另一重压力则来自欧美等海外市场本土LED照明企业的崛起。
 
  “今年三季度,我们在参与欧美等地区展会和相关LED工程项目时,出现了不少当地LED照明企业,尽管它们LED产品的价格较高,但还是让我们感到惊讶和紧迫。”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泰电子”)总经理朱一鸣向记者坦言。
 
  此外,朱一鸣还指出,主要出口国能效标准提升,加之海外本土LED照明企业的逐步崛起,使得包括华泰电子在内的中小企业明显感觉到LED照明出口正面临严峻挑战,不得不考虑调整市场策略,开始将部分阵地转向内销市场。
 
  相比较之下,以元晖光电、鸿雁电器及横店得邦照明等为代表的LED照明出口大户受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较小,但近年来其在内销市场的挖掘力度上亦在逐步加大。显然,庞大的国内市场对于出口大户而言,依然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
 
  尽管中小型企业和出口大户的实力、产能规模悬殊较大,但要想成功切入内销市场,二者必须共同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当前惨烈、混乱的竞争格局中寻得一块合适的栖息地。
 
  对此,元晖光电中国区总经理吕卫东建议,出口LED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实力、生存现状和既定目标,找准侧重点进行发力。“只有那些能够为目标市场带来不同凡响的持续价值的业务,企业才能得到相应的、持续的回报,从而在LED产业新竞局中胜出。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