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3D打印产业出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4  来源:中国3D打印网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879
 
  增材制造 看3D打印能否颠覆制造业
 
  在3D打印与数码图文快印展上,我们也与参展商和主办方进行了交流,对于目前国内的3D打印技术与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据介绍,在国内对于3D打印技术还有着另一个名字——增材制造。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尤其是在工业级的增材制造方面,也是在新闻中报道最多的。比如3D打印制造的房屋、汽车零部件、仿真人体器官,甚至是仿真枪支。工业级的增材制造,也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但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打印速度与规模是3D打印技术的软肋。
 
  我们以塑料制品为例,传统制造业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模型-模具的制作-产品的制造,一旦模具完成后,其产品的生产速度就会非常快,几十秒钟的时间一件成型的产品就制造完成;相比之下,3D打印的制作流程是,设计模型-数据传入3D打印机后制造出来,但每打印一个产品,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一个手掌大小的物品,也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以这样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制造,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个性化消费 3D打印让图文店实现转型
 
  因此,工业级的3D打印技术,从目前来看,也只能是处于研究阶段,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作制造,还难以实现。而相比之下,更为个性化的应用,小规模的打印制造,也被业内所普遍看好。在我们采访的主办方李广连先生,就向我们介绍了面向数码图文店的3D打印应用。
 
  他认为,民用级的3D打印市场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可以与数码图文店结合,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各个CBD中间,在全国这样的数码图文店有50万家之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店铺中有店面,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熟悉个性化市场,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更加个性化的3D打印服务。这不仅是3D打印行业的机会,同时也是数码图文店未来的转型契机。而另一块就是面向传统的渠道,例如电脑城、大卖场等场所,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3D打印设备,自行使用。
 
  在10月份的3D打印与数码图文快印展上,我们也看到了模拟数码图文店中的3D打印应用。在店面中不仅可以打印逼真的人物模型,像一些简单的玩具、装饰品,以及个性化的手机壳都可以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来。
 
  不过,面向数码图文行业,也有着一定的门槛,最重要的是高昂的价格。据媒体报道,在重庆的首家3D打印馆,在开业接近半年以后就变得经营困难,原因就是价格问题,打印一个十几厘米高的3D全彩人像,最初定价在1000元以上,市民即使感兴趣,也被吓跑了。开业这近半年的时间,前来咨询、看稀奇的人多,真正下单的人少。
 
  对于3D打印在数码图文店中的应用,业内人士还是给予了很高的期望。随着打印规模的上升,其打印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3D打印,同时参加各种展销会,并和房地产企业、影楼等合作,不断打开销售渠道。
 
  写在最后:
 
  虽然目前3D打印技术所制造出的产品还很少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更多的人还是看着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在工业级应用方面,航空航天的高精尖设备的制造、医学上人造器官的制造一旦成为现实,将会造福人类。而消费级的3D打印的应用更是近在眼前,只要是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渠道方面进行更宽的拓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将会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