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接触媒体,因此移动互联和户外媒体两者的受众据有高度的匹配性。未来,如何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值得户外媒体思考。
户外发展稳定移动互联崭露头角
2014年,大众的媒体接触习惯,从宏观上讲,呈现了以下变化:
电视随着新技术提供的新的媒介形式在发生改变——传统电视在下降,但互联网电视依托新技术媒介正在崛起。受互联网冲击,报纸、杂志阅读量下滑明显。
户外媒体相对比较稳定——人们时空移动变化速度加快,因此对户外媒体有更多接触机会和接触点。
广播的发展主要依赖有车族以及其延展出的包括APP在内的移动化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则发展迅速。
内容创意+跨界融合——传统户外的存活之道
面对以上变化,户外媒体要积极思考。
首先,从创意和内容的角度,力求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做到能够适配互联网语境及文化,即:让户外成为话题的源头。这也就亟需户外媒体思考出能够成为话题的创意,从而打破传统广告广而告之的旧模式,引发用户在社交媒体及互联网上的分享。
再者,从跨媒体的角度,户外媒体应该思考怎样跟移动互联网之间建立关联。
无论是各类公共场所Wi-Fi通道的建立,还是近距离户外广告和手机之间的链接的建立,比如通过二维码、微信、互动等方式等新技术的应用都可以提升户外媒体的影响力、互动性和媒体价值。
例如:2014年,分众传媒在楼宇广告里面植入Wi-Fi,使其媒体不仅是展示广告的平台,同时也是内容高度分发的平台。
再如,在健身会所的媒体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体验和互动。顾客在会所停留时间越长,就会有更多的跟环境相关的、主题式的营销活动,给其留下深刻影响。
因此,新技术给户外带来更多的价值增长点,而不是替代了户外。移动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接触媒体,因此移动互联和户外媒体两者的受众据有高度的匹配性。
未来,如何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值得户外媒体思考。
利用时空优势提升受众参与感
移动互联时代,户外要增强消费者体验,就要融入有创意的策划,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链接。
再者,就是要创造更多的时点和空间经济,例如:基于某些主题、节日、热点,联合品牌,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
第三,从广告创意上进行突破,赋予广告本身一定的体验性。
最后,还要能够利用技术的融合、场景与氛围的塑造、体验感的增加,呈现出可供受众分享的内容。例如:地铁通道的媒体,可以利用其宽敞的空间,设计一些可以和消费者互动的游戏,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广告及品牌的印象。
借力跨界枢纽营造氛围效果
移动互联在和各种跨界的内容相融合,是跨界整合的一个重要的枢纽。但是从品牌的角度,必须思考其创意协同性,即跨媒传播的同一性、主题性——在电视、移动媒体、户外媒体上应该呈现相似的内容,但在不同媒介上要考虑不同的创意。
移动互联要更倾向于互动性和参与感,在户外媒体上应更注重话题性、引爆性、视觉感和冲击力,而电视则要实现更多的曝光,杂志要有更具深度的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各类媒体的整合能力。
此外,对户外场所、场景要加以挖掘和应用,与环境共生的概念要更加突出。要思考消费者置身不同的户外场景中,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和需求,再通过体验、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的方式进行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