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浅析国内医疗3D打印行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791
  突破医疗禁区 完成“不可能”的手术
 
  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采访了解到,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操作,可以使医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解剖结构,为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手术进路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极大帮助,有助于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患者痛苦。
 
  同时,3D打印可帮助医生突破医疗禁区,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手术。如今,3D打印技术不仅能打印出与患者完全匹配的仿真器官,对复杂骨肿瘤,直接打印出植入患者体内的骨骼假体、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也已经能完全实现。
 
  “3D打印应用于医疗正带来巨大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戴尅戎举例说,“临床上人工关节一般会分成五六个大小不同的型号,病人只能‘将就’着用。每年上百万人做人工关节,让流水线制作出的少量型号来满足所有患者需要是不太可能的。3D打印能使‘量身定制’真正成为可能。”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已经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今年3月,一位女士不慎从四楼摔下,造成严重的骨盆、髋臼复杂骨折。“骨盆、髋臼结构复杂,邻近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结构,发生骨折后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南医三院创伤骨科主任樊仕才介绍,进行手术尤其棘手的是,骨盆结构很特殊,非常不规则,目前还没有匹配的用来内固定的接骨板,很难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樊仕才团队决定尝试应用3D打印,为她“量身定制”髋臼接骨板。接骨板主要使用钛合金打印,与组织相容性较强,强度也符合人体需求。
 
  今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邓跃飞接收了一名26岁的患者小张。小张被确诊为巨大颈静脉球瘤。肿瘤压迫了他的右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及舌咽、舌下神经等多条重要颅神经,“随时有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
 
  “过去,这是不敢想象的手术。”邓跃飞说,这个颅底肿瘤生长的位置特殊,不仅在颅底深处,而且肿瘤与众多组织“牵扯不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风险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邓跃飞团队结合3D打印技术,将患者的颅底肿瘤及周围组织等按原型1:1比例打印出来。这时,肿瘤终于“活生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按照模型确定手术入路、切除范围,明确了手术中需要注意保护的重要血管、神经。“在尽可能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今年5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运用3D打印技术为一个8月龄男童实施了“头骨拼图”。这是一次狭颅症矫治,3D打印技术不仅为手术方案提供了精准的实物模型,而且通过提前测量患儿父母面部数据,为患儿塑形后的面容体现父母特征提供了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认证的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等专家认为,3D打印在现阶段属于新兴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在3D打印医疗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领域,处于同一平台高度。
 
  打印“活”的细胞 打印复杂器官
 
  专家介绍,随着技术进步升级,3D打印有着日益丰富的“层次”,有用在人体外的,有用在体内的,有打印组织工程支架的,有用活细胞打印的……
 
  “国内外都在试用3D打印制作假肢,现在欧洲开始用3D打印假眼睛。”戴尅戎说,随着技术进步,有的机构开始用3D打印“活”的细胞,甚至开始培育出心脏肌肉,可自发跳动一段时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